2025年度4月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4月)

课题题目

搭建区域认知支架:初中地理数字地图创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江苏青年专项

立项编号

C/2023/03/35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岳王学校

时间

20254 27

研究主题

科学史关照下的小初科学、地理衔接的实践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科学、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研究方法

主题研讨








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科学、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2025年4月27日,太仓市严乃超名师工作室在岳王学校开展4月份集中研修活动,主题为“科学史关照下的小初科学、地理衔接的实践研究”,本次活动探索科学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路径,为师生搭建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平台。太仓市严乃超名师工作室全体导师与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除此之外,小学科学高研班全体成员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真实情境驱动融合实践

本次活动聚焦小初衔接,小学科学教师和初中地理教师围绕活动主题分别开设了一节示范课。

第一节课由岳王学校夏频频老师执教五年级科学课《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他以“太湖蓝藻爆发”为案例,通过“情景再现—追根溯源—平衡利益—迁移应用”四环节展开。



第二节课由太仓市实验中学王维菊老师执教了七年级地理《探寻热带雨林的固碳功能》,她以“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行动为背景”为案例导入,借助多项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对热带雨林的固碳功能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学会发现热带雨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尝试提出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策略。



课堂观摩:观察量表赋能精准教研

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观摩了两节示范课,根据课堂观察量表,从“问题解决和平衡协调能力”“小初衔接与拓展”“科学史应用”三个观察指标对两节示范课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



教学思路:双向说课深化课例理解

两位上课老师进行说课。两位老师陈述了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围绕本次研究主题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情、重难点、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进行分享,并对授课后的感悟做了反思。



分组研讨:思维碰撞激发创新思维

课后,全体观课老师分成科学组和地理组两个小组,围绕“科学史关照下的学科衔接”主题展开研讨,围绕“问题解决和平衡协调能力”“小初衔接与拓展”“科学史应用”三个观察指标进行交流,并对小组研讨内容进行归纳汇总,形成反馈材料。



交流反馈:多维视角共绘课改蓝图

两组老师代表进行交流发言,从观察表的设计及观察结果出发,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科学组由沙二小张老师进行发言,她认为:夏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剖析太湖污染的成因,提出解决方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与如何实现利益平衡,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平衡协调能力。并在课中巧妙融入科学家精神,助力学生塑造科学价值观。同时,本课紧扣小初衔接,借案例搭建阶梯式探究结构、培养科学方法,为学生初中学习奠定基础。


地理组由双凤中学的李老师代表发言:两节课在问题解决上从小学的讨论法到中学的数据实验法,体现了问题解决的具体性;在小初衔接上从内容知识的提取、研究方法、目标等几方面将中学地理与小学科学进行有效衔接,并将科学史与科学实验有效融合,同时也提出了改进建议。


专家点评:高屋建瓴指明发展方向

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高老师高度赞扬了两节课,认为两节课“合而不同”,都是基于一个现象(或问题)为切口开展研究,都是基于一种方法来实现学习迁移,都是基于一个原理的进阶学习。并从从“核心概念贯通性”“探究方法进阶性”“科学精神内化度”三方面进一步解读了课题内涵。


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处的严乃超主任肯定了本次科教融合活动规范与创意.







通过本次活动实现了课题进课堂,主题厚教研,实践生成果的研究路径。他期望未来的科教融合课要有更多亮点,并且要不断放大。

物化成果

小初衔接科教融合太仓市严乃超名师工作室4月研修活动微信推送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双凤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