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题目 |
搭建区域认知支架:初中地理数字地图创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
课题类别 |
江苏青年专项 |
立项编号 |
C/2023/03/35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政史地教研室 |
时间 |
2024年2月 26日 |
研究主题 |
挖掘乡土教育资源 深耕跨学科课程设计 |
所要解决问题 |
借化助初高中联合研修活动,深化初高衔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方向 就本课题研究方向作进一步深
|
研究方法 |
主题研讨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2025年2月26日,严乃超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参加初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此次活动共开设了两节公开课和两个讲座,由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凌峰老师主持,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严乃超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当AI技术碰撞千年古都,当MBTI解码四合院文化,地理课堂如何打破学段壁垒?在本次初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中,太仓市第一中学圣杰老师与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包晓丹老师以北京为轴,用创新设计串联起知识经纬,让育人脉络在跨学段衔接中自然生长。
圣杰老师执教的《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以“北京研学之旅设计”、“北京的传统和现代”两大主题,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学生课前借助DeepSeek、“豆包”等AI问答,搜索北京气候、文化场馆、交通等大数据,生成“研学路线设计图”;挖掘故宫、中轴线背后的历史故事,生成个性化研学案例。课堂上,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圣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享展示。这节课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出了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为学生高中学习区域地理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课堂:
MBTI破壁,透视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基因
包晓丹老师执教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以北京为例》一课,以“北京古城中轴线申遗成功”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她充分利用北京城的规划和布局与学生一起分析北京城景观背后的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根据四合院“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空间布局,反向推导建造者的MBTI人格类型,理解礼制思想、文化风俗等对建筑形态的塑造等。包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既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体现了高中地理教学所要具备的能力。
一片双凤镇的稻田如何“种”出跨学科知识网络?从初中乡土课程到高中教学衔接,地理教学的“成长密码”究竟是什么?本次研修活动,太仓市双凤中学李灏安老师开设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 深耕跨学科课程设计》讲座,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丁书通老师做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讲座,两位老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提炼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式,为学员们今后更好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李老师的讲座围绕苏州公开课的设计过程,结合“太仓双凤镇生态农业”这个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从背景分析、选题分析、前期准备、磨课、专家指向、实地探访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展示。李老师的讲座为学员们接下来开展地理跨学科教学以及怎样开展基于教学实例的课题论文研究指明了方向。
丁老师的讲座结合自身初高中教学体会,指出了初高中两个学段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上的基本关联和差异,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学法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措施,体现了高中教师对教学衔接的深度思考。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深刻认识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做好教学衔接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在地理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太仓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物化成果 |
挖掘乡土教育资源 深耕跨学科课程设计 讲座 |